罗士信:罗成原型,有万夫不当之勇,换过4个主公最终却宁死不降_张须陀_王世充_敌军
冷面寒枪俏罗成,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人物形象。他是隋唐十八条好汉中的第7位,凭借着一手绝妙的罗家枪,几乎无人能敌,历经数战几乎无败绩,最终更是成为了天下闻名的武状元。
他的父亲罗艺曾是隋朝的臣子,而罗成从小便投身起义,跟随表哥秦叔宝一同反抗隋朝,最终归顺李世民,成为他的重要将领,为李唐江山的建立贡献了不少力量。银枪白马,英俊非凡,少年将军的形象深深烙印在观众和读者心中。
然而,历史上并没有“罗成”这一人物。实际上,罗成的原型是隋末唐初的名将罗士信。他同罗成一样,经历了隋朝的覆灭、瓦岗起义、王世充、洛阳等历史变迁,且同罗成一样,在与刘黑闼的战斗中宁死不降,英年早逝。接下来,让我们走近罗士信那跌宕起伏、充满传奇的一生。
---
隋炀帝大业九年,齐郡通守张须陀奉命征讨长白山山贼。大军正准备出发时,一个年仅14岁的少年突然拦住了张须陀,恳请随军征战。张须陀不禁笑了:“你年纪太小,连盔甲都穿不下,怎么能参军打仗呢?”
展开剩余85%少年听后有些愤怒,他毫不犹豫地穿上了两副铠甲,背上两壶箭,飞身上马,眼中满是坚定。张须陀见他虽年幼,但力气异常强大,最终答应让他随军出征。
这个天生神力的少年,正是后来的罗士信。
《旧唐书》记载道:“士信怒,重著二甲,左右双鞬而上马,须陀壮而从之。” 没过多久,在潍水与敌军激烈对阵时,罗士信骑马冲入敌阵,一枪挑翻数人,还砍下其中一人头颅,抛向空中。然后,他骑马穿梭于敌军阵中,将头颅高高挑起,向敌人炫耀,令人心生畏惧。敌军因此胆寒,不敢轻举妄动。
见此情形,张须陀当机立断,指挥全军猛攻,最终大败敌军。罗士信并未停手,在追击中,他虽未再杀人,却割下了一名敌人的鼻子,带回作为战功的证明。
张须陀为罗士信的勇猛和智慧深感钦佩,不仅赠送了他自己的战马,还让他留在了自己麾下,随每次出征。
罗士信的英勇事迹传到了隋炀帝耳中,甚至命令画师将他与张须陀的英勇战斗场面画下来,悬挂在长安皇宫,表彰他们的功勋。
---
大业十年,罗士信再次跟随张须陀征讨反叛者。这一次,他的战友中,还有一位日后名声赫赫的英雄——秦琼。然而,这次的战役并不顺利。张须陀的军队与敌军对峙数月,眼看粮草即将耗尽,张须陀决定先撤退。敌军若见到撤退,定会追击,到时便可利用此机会进行偷袭。
然而,这一任务十分危险,张须陀问部下,谁愿意承担此重任。众将士闻言都默不作声,唯独罗士信和秦叔宝站了出来,主动请缨。
他们各自带领千人埋伏在草丛中,当敌军追击之时,罗士信和秦叔宝便趁虚而入,攻破敌军大营,登上城楼,掀起大乱,并放火焚烧营地。敌军见营中失火,急忙回援。张须陀看到时机成熟,立即指挥大军回头,成功击溃敌军。
这一场胜利,罗士信与秦叔宝功不可没。但这也是史书中罗士信为隋朝打的最后一场胜仗。
《资治通鉴》记载:“士信、叔宝驰至其栅,栅门闭,二人超升其楼,各杀数人,营中大乱;二人斩关以纳外兵,因纵火焚其三十馀栅,烟焰涨天。”
---
隋炀帝末年,天下纷乱,叛乱不断。大业十二年,罗士信再次随张须陀出征,这次他们的目标是瓦岗。然而,这场战争异常惨烈。张须陀与瓦岗军队激战多次,最终未能突围。尽管他身经百战,但最终战死沙场。
罗士信侥幸生还,被安排到另一位大将裴仁基麾下。但仅仅过了一年,裴仁基就投降了瓦岗,罗士信也随之加入了瓦岗。
瓦岗的李密与洛阳王世充展开激烈战斗,罗士信依旧英勇奋战,身先士卒。然而,他个人的勇武并未能改变大军的败局,他试图突围,却被王世充的军队俘虏。
《旧唐书》记载:“败,士信跃马突进,身中数矢,乃陷于世充军。”
王世充对罗士信颇为赏识,不仅丰厚地奖赏他,还与他同吃同住,逐渐打动了这位英雄。最后,罗士信决定投靠洛阳王世充,成为他的部下。
然而,王世充对罗士信的优待并未持续太久。随着王世充击败瓦岗,许多瓦岗的猛将纷纷投降洛阳,罗士信的地位渐渐被边缘化。
此时,王世充的侄子看中了罗士信的战马,竟然直接向他索要。罗士信自然拒绝,而王世充却强行夺走了这匹骏马,送给了侄子。这让罗士信心生不满,逐渐对王世充产生了离心之情。
---
武德二年,王世充命令罗士信攻打谷州,而罗士信趁机带领部下归顺了唐朝。李渊对罗士信极为重视,亲自派使者慰问他,并赏赐了大量财富。罗士信和他的部队也得到了李唐朝廷的供养。
同年10月,罗士信率军夜袭洛阳城外,烧毁了清化里,成功立下战功。不久后,他又攻破了洛阳势力范围内的青城堡。
武德三年,李唐与洛阳的决战终于来临。秦王李世民亲自出征,罗士信也随军出征。他在攻打慈涧时,成功打伤了王世充的儿子,随后进攻千金堡。在千金堡,罗士信遇到了强劲的守军,攻城受阻。于是,他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。
他派出了100多名士兵,抱着几十个婴儿,前往千金堡下。婴儿的哭声引起了守军的注意。士兵们声称,他们从东都洛阳来,要投靠罗士信。守军误以为罗士信已经撤退,便放出兵力追击。
就在守军出兵追击的瞬间,罗士信的伏兵突然发动袭击,攻破了千金堡。洛阳的战斗最终以唐军的胜利告终,罗士信因功被封为绛州总管、剡国公。
---
武德五年,刘黑闼起兵反唐,仅用了半年便攻占了窦建德的旧地。李世民亲率大军讨伐刘黑闼,罗士信随军出征。李世民命令王君廓守城,但洺水城四面环水,易守难攻。刘黑闼修建了甬道,若攻下城池,局势将会十分不利。
李世民决定更换王君廓,由罗士信代替他守城。虽然罗士信抵达后,城外的情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,天降
发布于:天津市